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新冠疫情從國內發展到國際,而且到目前為止仍在多國發生較嚴重;受此影響原油價格經歷了史詩般的下跌,最低值時達到負值;全球經濟劇烈動蕩,國內壓力不斷加大,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和復雜國際環境,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難以獨榮,面臨市場需求銳減,行業增長點在何處?
1 2020年石化經濟數據的斷崖
2020年1-4月,石油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5835家,主營收入3.31萬億,同比下降12.7% ;利潤總額382.7億元,同比下降82.6%;行業進出口2143億美元,同比下降9.6%;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投資同比下降22.4%。石油和化工行業與工業的增加值增速、營業收入、利潤、進出口、進口、投資和出口同比都為負值,但石油和化工行業與工業相比,只有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值,其他都低于工業(圖1)。
圖1 石油和化工行業與全國工業、全國進出口增速比較
1-4月,石油和化工行業營業收入3.31萬億元,同比下降12.7%,占全國規模工業營業收入的11.7%,其中3個板塊都不是很好: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營業收入2896.2億元,同比降11.1%,擴大10.2個百分點;煉油業營業收入1.09萬億元,降幅11.1%,較前3月擴大3.6個百分點;化學工業營業收入1.86萬億元,下降14.0%,降幅較前3月收窄4.6個百分點。
全行業實現利潤382.7億元,同比降幅達82.6%,占同期全國規模工業利潤總額的5.0%,其利潤率遠低于工業,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利潤總額274.6億元,同比下降57.0%;煉油業累計虧損513.4億元,虧損額較前3月大幅上升224.0億元;化工行業利潤總額601.9億元,同比下降51.8%,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。
對于化工細分行業來說營業收入同比都為負值,從圖2可以看出農藥行業的抗下跌能力強,同比僅為-0.91%;從盈利情況看,化工行業的9個板塊都出現下降,原材料制造業下降82.4%,合成材料制造業下降75.9%,而農藥板塊只下降了4.8%,是化工行業中下降最少的板塊(圖3)。從進出口看,化工行業仍然為逆差,但與過去相比逆差越來越;在1-4月農藥的進出口為順差,進口農藥5.0萬t,金額為42985萬美元,出口農藥62.4萬t,金額為189 412萬美元(表1)。但進口農藥量不少,殺菌劑1.3萬t,其他農藥2.5萬t,且這些產品的附加值很高,這對于國內企業是一個不錯的市場空間。
圖2 2020年1-4月化學工業細分行業營業收入及同比
圖3 2020年1-4月化學工業細分行業盈利情況
從GDP來看,一季度我國的GDP下降6.8%,這可能是2020年中國經濟的“至暗時刻”,但隨著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政策、疫情的好轉,希望二季度經濟能夠好轉,但4月工業品的出口價格同比(PPI)為-3.1%,消費品同比(CPI)為3.3%,工業消費品的需求不足,PPI在疫情后下降的拐點幅度非常大,而且目前沒有好轉,未來經濟是否將面臨“通縮”,這種“通縮”也是石化行業面臨和需要考量的問題。
2 影響石化經濟的三大變量
現階段影響石化經濟的外部三大變量為:中美經貿摩擦、新冠疫情影響和六保與綠色發展政策。
2.1 中美經貿摩擦(供給側影響)
中美貿易摩擦主要影響我國的供給側,這分為3個層面,一是影響我國能源的進口,我國原油和天然氣,甚至石化類產品資源短缺,而美國是最大的原油生產國,中美經貿摩擦可能會導致美國遏制中國的石油需求和獲;二是影響高附加值產品的進口,我國和美國還存在一定貿易逆差,我國從美國進口的一些產品的量還很大,而且這些產品只能從美國進口,其他國家無法供應,如催化劑、潤滑油、助劑,中美經貿摩擦可能會影響這些附加值產品的進口;三是影響技術的供給側,從技術方面來講,我國是從學習到仿制到創新,但創新難度很大,如果國外對技術限制以后,如今年美國常春藤學校錄取中國學生的名額減少,未來對知識、專利的供給側將會對石化行業影響很大。
一季度中國石化行業對全球的貿易同比下降4.0%,從國別看,中美貿易74.7億美元,同比下降17.5%,下降幅度與金額居各國之首,其中進口32.6億美元,同比下降5.1%;出口42.1億美元,同比下降25.1%;目前中美摩擦并沒有解決,在未來有可能繼續發酵。
中國除了短缺原油、天然氣、合成材料、有機化學原料外,也缺乏高端產品如電子化學品、醫療檢測化學助劑、食品添加劑、日用化妝品助劑等,這些也需要進口,每年進口額數億美元,在中美貿易摩擦、關稅沒有解決之前,這些產品的進口仍是我國面臨的很大問題。
2.2 新冠疫情的影響(需求側影響)
新冠病毒已經穿透了石化產業鏈,從需求端直接沖擊第三產業,上游倒逼顯現出下游停產、消費萎縮、物流不暢、庫存高企……,受沖擊最嚴重的交通運輸、倉儲、批發零售、旅游、住宿、餐飲、文化娛樂、農林漁牧等行業,加在一起已經占到GDP的36%。目前看新冠疫情對需求端的影響依然沒有得到解決,而這只是指對國內的影響,而對國外影響造成我國出口訂單減少,開工率以及開工后停產率增加,庫存居高不下,在國外疫情沒有得到控制之前,對以出口為導向的下游的影響很大。
2.3 六保與綠色發展(國家政策影響)
六保為保居民就業、;久裆、保市場主體、保糧食能源安全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、;鶎舆\轉,而其中與石化行業有關的為保糧食能源安全,糧食安全需要農藥、化肥和農資作保障,前數月的農藥數據與此是匹配的;調結構轉方式,行業高質量發展;環保與綠色發展:農藥安全生產、環境保護、農化使用效率的挑戰、綠色發展的需求。在如此政策下,國內需求在哪里?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。
3 未來已來后疫情時代展望
3.1 行業消費一定會反彈,但反彈不會太久
對能源原油來說,其需求會有所增長,但不會反彈很高;對于涉及農藥和化肥的糧食,國家依然會很重視,不會有大的變化;自然事件無法避免,故流行性疾病的防控非常重要,防疫化學品會成為新的增長點,這值得大家關注;終端消費市場會有許多亮點,比如城鎮化發展、電子商務、銀發經濟、低收入群體、地攤經濟、多樣化需求……,這些也需要關注。
3.2 行業未來發展趨勢
從以往的數據來看,下游需求推動行業經濟體量持續較快增長;上下游相結合的煉化一體化發展格局形成,這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;以新型煤化工產業崛起而形成原料多元化,這會給行業帶來很大的影響;以產品加服務市場模式替代簡單銷售模式;未來5年農化產品仍將保持較快擴張態勢。
未來石油化工行業的重點方向是產業鏈要努力做到“穩鏈”“補鏈”“強鏈”;產品要在差異化上下功夫,要更加貼近終端市場;綠色、環保、生命化學品是未來新增長點;跨界發展與服務+產品結合。